位置: 首页 > 滚动 > > 正文

把小事做好,方便了患者也滋养了人文

2023-08-07 09:14:09 来源:健康报


(相关资料图)

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件易事。体察患者需求就要俯身沉心、走到患者身边,优化流程、新建设施、创新服务无不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推行改革意味着要不断完善制度、更新观念,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必须拿出魄力、坚守初心。而坚守这份初心,给予患者实实在在的关爱与扶助,也将滋养医者的医学人文精神,为医疗机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 乔宁(媒体人)

  医院是一个痛苦与希望交织的地方,当患者被疾病侵扰,痛苦挣扎、困顿无助之时,总会有一种力量挽住他们的手臂一同走过泥泞的路,如同在一片漆黑的世界里洒下细细密密的光。这种力量,来自医学的昌明,也集结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近期,《健康报》刊登了一系列报道,相关医院正是秉持这一理念,把改善服务、关爱患者做到了实处细处,也做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坎上。

  铁锅里翻炒着青菜,高压锅热着小米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中医医院的“暖心厨房”饭菜飘香,患者家属们为亲人烹制“最熟悉的味道”;白天在楼上的病房里陪护家人,晚上到楼下的“爱心驿站”睡个囫囵觉,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重症患者的陪护家属在医院有了“临时的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开通直达医院的地铁公交接驳线;武汉儿童医院门诊设置“外地患儿接待处”;江西省人民医院为“老弱病残孕”提供个性化陪诊服务……这些服务无不从患者视角出发,为患者及其家属解决了真问题。

  看病就医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挂号、就诊、检查、复诊等一系列诊疗流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对每一餐饮食、每一夜陪护、每一次就医出行都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就是这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直接影响患者看病就医的体验感和依从性。当住院患者吃上合口味的家常菜时,病痛中的苦楚似乎淡了一些;患者家属不用打地铺、睡走廊,有张床铺睡个安稳觉,才更有精力照顾家人;无论是乘坐免费接驳公交车从医院直达地铁,还是有志愿者陪伴就诊检查,患者都省了力、舒了心。暖心小事其实不小,传递着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善意和温情。医院设身处地体谅患者的处境,为患者排忧解难,这种真诚的付出定能被患者感受得到,进而让医患双方的心贴得更近。

  患者交予医者的是生命,何其珍贵。医院既要追求医学技术的精进,为患者战胜疾病锻造最锐利的武器;也应努力打造为患者疗愈身心的港湾,让他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不只上述医院,许多医院都从服务中查不足、找差距,向患者问感受、寻建议,推行了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一部手机就能挂号、缴费、查报告,智慧就医模式大大提高了看病的便捷性;看疑难杂症不必再辗转各个科室,多学科会诊让“患者不动医师动”;医院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链接更多社会资源,给予患者精神抚慰和心理支撑;“美丽医院”成为一座座城市的人文风景线,患者从绿色花园中看到生机,家属们在咖啡厅、茶座片刻小憩……向着诊疗流程更便捷、就医环境更舒适、医疗服务更周到、人文关怀更暖心的目标,医院在不懈努力。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在全国启动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解决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不是一件易事。体察患者需求就要俯身沉心、走到患者身边,优化流程、新建设施、创新服务无不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推行改革意味着要不断完善制度、更新观念,医疗机构管理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必须拿出魄力、坚守初心。而坚守这份初心,给予患者实实在在的关爱与扶助,也将滋养医者的医学人文精神,为医疗机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