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得到资本市场普遍青睐——2023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观察 当前热门
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迎着初夏的海风,一场在青岛举办的盛会再度引爆创投风投的热情。
【资料图】
5月12日至13日,以“创投风投创时代,创新创业创未来——聚力高质量,澎湃新动能”为主题的2023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举行,千余位国内外创投风投领域头部投资人、经济学家、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创投风投聚焦的新赛道和发展新趋势。
探路创投风投赋能“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企业是本次大会的关键词。借助论坛等平台,众多专家学者、创投风投机构和民营企业代表碰撞新思维,为创投风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探索路径。
“‘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出科技研发能力强、创新性好、成长性好、利润率比较高的特点,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普遍青睐。”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表示。
在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看来,A股市场尤其是科创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较高,但从总体获投资情况来看,创投风投对投资“专精特新”企业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兴产业对资金需求量大,传统融资工具给予的资金支持不能满足产业链的发展,但从这场大会上了解到创投风投领域的融资工具,对我们的融资手段极有启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代表、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智表示,创投风投大会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展示平台,进一步推动创投风投活力在“专精特新”企业充分释放。
活动现场,首批加入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发展联盟的9家创投风投机构获授牌。联盟机构将聚焦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创投风投红利持续释放
2019年,青岛提出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举办首届创投风投大会。4年来,青岛创投风投建设生态更加完善,创投机构加速聚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注册在青岛的私募基金管理人403家、管理基金2237只、管理规模1824.24亿元,同比增长11.28%,新增基金超过550支,排名全国第二。
“青岛已经成为全国创投风投的重要集聚地,青岛各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引导创投风投资源投向重点产业链,取得了良好效果。”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2023)》显示,2022年青岛有近120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0%,投资活跃度增幅明显。
大会上,“2023青岛十佳活跃创投机构”“2023青岛十佳新锐创投机构”名单发布,并现场向20家获奖企业和机构进行颁奖。这两份名单也是打造全球创投风投中心背景下,青岛本土创投风投机构快速崛起的写照。
为加速创投风投向青岛聚集,大会发布了“青岛创投风投十条”政策3.0版。3.0版覆盖了创投风投“募、投、管、退”全链条以及优化创投风投营商环境等各个方面,并根据青岛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增加了资本招商奖励、S基金交易奖补、规模奖等奖项。其中包括,对新注册或增资且完成中基协登记备案的机构,按照实缴资金(实收资本)或新增实缴资金(实收资本)的1%给予奖励,最高2000万元;实缴资金或实收资本达到10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创投风投机构,给予5000万元奖励。
硬科技获创投风投青睐
大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表示,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有力支持了“卡脖子”技术的创新发展,2022年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新增投资前五大行业都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新兴行业。
近年来,青岛通过发力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及新材料产业等方向受到资本持续关注,为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提供强大支撑。
优质资本赋能,青岛科技创新和新兴战略产业活力被空前激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布局。大会签约的项目力证了这一点。会上,55个项目签约,总规模达587.32亿元,项目投资方向均集中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疗、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卡脖子”技术领域。
大会发布的《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2023)》同样显示,青岛硬科技获创投青睐,在2022年青岛的近百起投资案例中,七成以上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半导体、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硬科技领域。
标签: